临清东北菜?临清东北菜哪做的好

临清东北菜?临清东北菜哪做的好

临清琴曲——

历史上临清因运河之利,商业发达,也带动了文艺的繁荣。“临清琴曲”就是流传在临清民间的一种演唱艺术。它起源于清末光绪年间临清城东北十二里运河岸边的小村蛤蜊屯。村中秀才徐殿元,外号徐老树,自幼爱好音乐,能拉会唱,通晓音律,还会看病,家中生活比较富裕,又无子女,闲着没事,根据乡村中的传说、故事、实事,编成唱词,谱成曲调,邀来本村爱好者进行教唱,演奏开始四五人,后来增加到十来人。起初是分角色变唱,后来感到不足,便制备了服装道具,进行化装演唱,逢年过节,庙会时他们也就在本村演出,后来轰动了周围村庄,有的邀请他们去唱,也有不少村拜他们为师、学唱。就这样,临清琴曲也就渐渐地流传至夏津、清河、临西附近各县,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

“临清琴曲”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当初因曲调多为民间小调,故取名为“小调会”,解放后由县文化部门协助,改名为“临清琴曲”,但至今当地人仍叫它为“小调”。临清琴曲演唱形式为2-3人,最多不超过5人,分角色加伴奏进行演唱。它没有打击乐,只用竹板同撒拉吉作为打节奏的乐器;伴奏乐器以京胡、扬琴、三弦为主,有的还加二胡、四胡和箫,曲调多为地方民歌和流传民歌改编,有凤阳歌、迭断桥、边关调、粉红莲等近二十种唱腔曲牌及小开门、小八板、哭周瑜等近十种行弦伴奏曲牌。所有曲调,各有特点,但又有较统一的风格;也有些曲调为原民歌填词,如《送情郎》《锯缸调》《思故乡》等。所演曲目多为农村生活中传说的故事或根据真人真事而编的故事,听来朴实细腻,乡土气息浓厚,常演曲目有:《后娘打孩子》《小秃闹母》《贤妻化母》《王小赶脚》等。

摘自《聊城文化遗产大观》

临清琴曲声越飘越远

最后一次有规模演出是在1979年

临清琴曲是流传在临清乡间的一种演唱艺术,它的曲调清心悦耳,文辞质朴细腻、乡土气息浓厚,被民众广泛接受。不过,这种琴曲随着传承人的年事已高,传承面临困难。“临清琴曲最后一次有规模的演出是1979年,1989年曾在临清文化馆汇演中进行过表演。现在基本唱不起来了。”7月3日,临清琴曲第四代传承人、临清先锋街道蛤蜊屯村56岁的徐学臣告诉聊城晚报记者。

琴曲曾以高雅文静的特色立于北方艺林

琴曲,也叫“临清小调”,是临清的一种传统小调。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由省和县文化部门对小调讲行挖掘整理,并改名为“琴曲”。

琴曲发展很快。1958年中央民族乐团曾来临清,搜集了大量的琴曲资料。当时临清松林区文工团曾根据“琴曲”改编了很多演唱曲目,如《红姑娘》《懒老婆》等。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张军还将琴曲《吴塌拉扛活》整理改编后发表在当时的《曲艺》刊物上。

“临清琴曲”和“临清时调”同出于一个故乡,有许多曲牌相同,但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不同。前者重在唱,后者演唱并重,又进而发展成戏剧型。另外,琴曲不采用打击乐,因此有别于山东一带的其他曲种,如渔鼓类的弦小鼓、小鼓、三弦平调、山东落子等,琴曲以高雅文静的特色立于北方艺林。

从演唱形式上讲,临清琴曲不是职业性演出,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在农闲的冬季,爱好者们相约练习演唱为乐。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农民们用琴曲演出敛聚些钱物,置办些戏装行头、乐器等,在场院搭台演唱。演出中角色不分尊卑,演唱者中数辈相聚,乐器一响,开口一唱,呼妻唤子,一应曲中角色,虽爷孙倒置也不避嫌,那份认真投入令人羡叹。

现在几乎没人再唱 “临清琴曲”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临清逐渐发展起来,各方面的文化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受流行音乐的冲击、受众群体的局限,临清琴曲逐渐走向衰弱。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随着音乐的大众传播媒介技术,即录音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多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音乐的接受方式、听赏习惯、审美特点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中老年受众成为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坚力量,同时也喜欢老歌及部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青少年受众,接受最多、最广泛的是各种流行音乐。总体来说,喜欢流行歌曲的青少年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绝大多数传统音乐的受众——中老年人在音乐上几乎不消费,被动满足于接收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有限信息供给。在这种大背景下,临清琴曲也越来越走向衰微。

临清琴曲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口头传承”是主要渠道。徐学臣说,临清琴曲的传承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第一代是徐殿元,第二代是徐适庆,第三代是徐适和,第四代是徐学臣。

“现在唱‘临清琴曲’几乎没人了,还有几个琴曲演员都80多岁了,数我年轻,还56岁了!”徐学臣说,现在有时候唱一唱,只是很简单地唱唱,有一对锣鼓、三弦、竹板伴奏。现在年轻人没有会唱的,这也是他内心感到遗憾的事。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