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县看风水的在哪里?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村

故乡印记

——交道镇樊家川村

樊胜明

由县城向西南方向行约十五公里处,便是陡坡,蜿蜒而下,二公里后,就到了我的故乡樊家川村。“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故乡的眷恋,是每个出门在外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澄县看风水的在哪里?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村

樊家川自然村,由城里头和西尧村组成,依台塬而居,沟梁南北,台塬东西,居川望远,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樊姓在此居住而得名。

城里头,其实是一座方正的土墙城,坐北向南。南北长约200米,东西长约230米,东面、南面、西面均是高约5米,厚约4米人工筑成的土墙,坚固厚实,蔚为壮观。设有南大门和西小门。城中建有三条槐院,分别称前槐院、腰槐院和上槐院。不知是年代久远,还是人们口语的习惯,现在叫前环、腰环、上环,听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澄县看风水的在哪里?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村

相传,樊氏族人是西汉名将樊哙的后裔。樊哙为西汉的开国名将,左丞相,英勇善战,干练豁达,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星转斗移,繁衍生息,在樊家川形成三大支叶。东分支、西分支和三圣堂一支。东分支居住东窑村,后因战乱饥荒逃的逃,亡的亡,东窑村不复存在。西分支和三圣堂居住在城里头和西尧村。樊氏家庙设在上环,每逢过年,三支轮流主持,祭祖庄重,秩序井然,添丁进口,香火永续。每年各支续家谱就在此进行。

原樊家川大队部就设在腰环西头。上环的家庙后来成了村里的小学。门前一对青石狮子,雕刻精细,造型大方,栩栩如生,好不威风。每遇久旱不雨,村中老孺便手端水盆,淋洗狮身,祈求老天下雨,其行虔诚,有时还真灵验。进得校门,一座大房(俗称两头流水)贯通东西,中间为过道,两边是教室,后边有三个窑洞,为老师住宿。校门和大房之间为操场。当时设四个年级,两个老师轮流代课,我的童年就在此度过。据传,同治年间,是樊家三支叶的鼎盛时期。人丁兴旺,家业壮大,有在外学士、道台,仕享俸禄;有在家置田百亩,骡马大车。当时樊家川村盖有大房70余间。高背大厦,东西厢房,纳门窑洞;砖雕门楼,木刻屏风,脊兽飞檐;铁环过椽,方砖镶顶,一檩到头。上马石、下马石、拴马桩,数列门前。前环大家置有十二具木制屏风(硬屏),工艺精湛,木雕细腻,蓝色绸底,红缎绘面,龙飞凤舞,两面颜色,一红一白,为红白喜事宴请专用装饰。(此物在上世纪中“WG”中损毁。)

西尧村位于城里头的西边,也是随地形而居,坐西向东,是太阳最先照亮的地方。属城里头西分一支迁出。一个土坡,又分成西尧上、底下窑两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农村实行大食堂,食堂就设在西尧上。门前有一棵老槐树,树围约三人合抱粗细,中间已成空洞,可藏身。至今还郁郁葱葱,生命力极强,据考证树龄在三百年之上。人们已形成习惯在茶余饭后、农闲之时,在大槐树下乘凉、谝闲。老槐树见证了西尧村的变迁,被奉为“神树”。西尧村,原为西窑村,因有东窑村而相对得名,因村风淳朴,乐善好施,仰慕尧帝之功德,后来就演变成了“西尧村”。村中不乏能人,个个都是务农能手。赶车把式,种麦的摇楼把式,给牲口铡草的茹匠把式,木匠、瓦匠、屠夫、务棉能手、面花巧手、土医妙手等,不一而足,在邻村是出了名的。上世纪60-80年代,享誉澄城县的“樊家川黑油皮西瓜”,就出自这里。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城里头三个槐院,每个槐院设有一口井。水井是小长方形,深约60余米。取水方式需二人配合。主要工具有井辘轳、井索、木桶。取水时,把二只木桶固定在井索的两头,然后把索搭在辘轳上,一头放进井里,待水桶满后,一人搅动辘轳,一人将井索(空桶)向下用力,与搅辘轳人一起将满水桶向上搅,开始须使劲用力,待到过了三分之一处及过半,搅辘轳就非常轻松,另一人只须护着井索就可以了。待到水桶出井,倒入挑来的桶里,将井索换成相反位置,原来的空桶已装满水,循环往复……。取完水后,将井索缠绕在辘轳上,木桶依旧在井索上,以待下次取水用。由于井深,取一次水也得用上三五个时刻。好在人们已成了习惯,在取水时,哼着小调,谝着闲传,别有一番情趣。遇到人多时,取水的人饶有兴趣的交流着家长里短,演义着旧闻野史。井台也很讲究,用青石铺就,凿个圆桶口形,古砖砌成辘轳墩子。辘轳是用上等细质木材做成,经得起风吹雨淋日晒。因时间长了,青石井台磨得能照见人影。凿井取水方式,充分体现了先人们的聪明与智慧。

在城南门外东约一百米处,建有一小楼,高约3米,宽约一米五左右,名曰“惜字楼”,顶部为四边飞檐,中为桶状圆形,底部变小,且有一孔。上部镶有一块方砖,记载了光绪三、四年的陕西大饥荒。“惜字楼”警示村人要敬畏文字,珍惜文字,将废弃的文字放入“惜字楼”焚烧,不能作为他用,反映了当时樊家川村人崇尚文化的良好习俗。

距南门约500米处,建有一座四层砖灰结构,内置楼梯的文章阁,人称“文章楼子”,庄重大方,气势恢宏。楼顶塑有两尊神像,传说一尊识字为一斗,另一尊识字为一升,在考试后识字一升的人中举,识字一斗的反而名落孙山,结果气破肚皮,肝肠外漏。有碑记载,清同治年间,招贤纳士,陕西中举50人,樊家川就有49人,文人雅士,满心欢喜,回家后49人慷慨解囊,化缘捐献修了这座文章楼子。

在距西边300米处有一座土塔,高约八九米,顶端扣放一小瓮,远看犹如一支毛笔,与文章楼子相呼应,二者中间还有一座千手观音塑像。此两标志性建筑反映了樊家川人崇尚文化,拜仰文运之神,笃学行远的追求精神。现保存完好的一块节孝碑,石碑碑头刻有“皇清”二字,右边款为“钦命提督陕西学政 吴大澂”,中间碑文“旌表处士樊宗殷之妻申氏节孝碑”,左边款为“男仰山率孙至元 仝勒石”,时间为光绪三年岁次丁丑十月毂旦立。

上环的樊仁寰,曾身为国子监大学士,其家后来为樊氏家庙;樊子厚,官至清朝道台;前环的樊晋之,学有成就,担任澄城县师范学校教师(只举办了一期),后担任澄城女子学校校长。民国初年,不乏有远见之士涉洋东渡,新中国成立后,澄县首个赴美留学的大学生,樊家川人才辈出,不一而举,文章楼子是樊家川村的风水之宝物。可惜此建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不无遗憾。近年有有识之士游说重建,盼能如愿。

在樊家川境内,有四座土堡遗址,保存完好,村北有上沟堡子,村西有西尧堡子,还有韦村堡子,南边有塘村堡子,建在洛河边上。至于堡子何时而建,无从考证,但都在百年以上,平常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不论是西汉时期的频繁战事,还是1862年到1873年的“陕甘回乱”。四个堡子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遇有战乱,人们在堡子上释放信号,狼烟即起,四个堡子遥相呼应,人们纷纷躲进堡子,堡门一关,万夫莫开。从现存的遗址可以看出,堡子的特点是高、方、险,地势突兀,高约30余米。西尧堡子上还有老爷庙,有储水窖,塘村堡子民国时期还住着一大户人家,拥有数十亩土地。可见堡子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了堡子的保护,才有了樊家川村的生生不息。

佛教的传入,开启了寺庙的兴建,过去人们缺少统一的信仰,居住一地,祈求平安一方,只能靠神灵保佑,各种寺庙就成了人们用来祛除内心的不安,可以祈愿,可以驱邪,是一种自我安慰和心灵上的寄托。樊家川当时就建有观音庙、马王庙、华佗庙、龙王庙、老爷庙、娘娘庙等八九处之多。现还有几处遗址可见,犹以娘娘庙最为兴盛。每年农历二月十三,三天好戏连台,四方信众云集,百货列街,小吃盈市,好不热闹。

据县志史料载,西汉时期建樊家川村,称得上是一个古老村落。著名的龙首渠之首就始于此。

龙首渠是陕西古代引北洛水的灌溉工程洛惠渠的前身。位于今蒲城、大荔一带,创建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20—公元前111年),当时征调一万多人开渠,干渠自徵县(今澄城县南,即樊家川村)引洛水,向南至临晋境,再回注洛水,灌溉一万多顷盐碱地,施工中最艰巨的一段穿越商颜山(铁镰山)。山高40余丈,明挖时,渠岸易崩塌,于是改用隧洞。隧洞全长10多里,为了增加施工工作面,需开挖竖井。这种隧洞称井渠,由于施工时挖出了龙骨(化石),渠道遂命名为龙首渠。

澄城龙首坝风景区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色,驰名天下,令人向往。渥奇式坝面,洛水滚滚而下,似“黄果树”瀑布;山势峻峭、奇石嶙峋,似鬼斧神工;龙首、龙眼、龙潭,自然天成,活灵活现;一桥东西,纵观“壶口”气象;龙首古亭,尽收眼底胜景;喷泉广场,龙口吐玉絮;滑索迷洞,任君逍遥游。

龙首坝位于樊家川状头村西洛河三状之首。1985年4月被澄城县人民政府确立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被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8月被命名为国家AAA景区。该坝由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倡导,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主持规划,总工程师孙绍宗率队勘测并负责工程实施。工程师李奎顺具体设计,于1934年5月动工兴建,次年6月竣工。坝轴为弧形,坝面为渥奇式,坝顶长177.7米,坝顶宽5米,坝基最大宽22.5米,坝高16.2米。坝体用工个,用石料立方米,用沙7290立方米,用水泥桶,支付银元元,德国桶装水泥,青石条砌切。2003年,经陕西发改委批准,省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设计,省水电工程局承建,投资4880万元对原坝体进行加固改造,在原溢流坝体外包混凝土加固,上移引水进口,增设了三处冲沙底孔、进水闸,右岸坝段、左岸副段和坝后交通桥等,2006年7月竣工。

悠久的历史使樊家川村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不知是秉承大汉帝国的王者之气,还是具有樊哙将军的人格基因,樊家川人淳朴厚道,以诚信为本,以善良为基,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文脉久远,薪火相传,始终走在前面。新中国成立后,樊家川村在各个时期都一马当先,不论是互助组、高级社,还是人民公社,以优异的成绩奉献社会,形成了厚诚大方,乐于吃苦,敢于担当,敢为人先,善良热情的淳朴村风,斩获诸多殊荣。一九六九年第一个全村通电,第一个建成村级三级抽水站;一九七五年又建成温泉抽水站,将洛河水、塘村温泉水引入百家千户,灌溉千亩良田,亩产翻了一番,因粮食增产售粮多,县粮食局奖售村里一辆日野汽车,全县仅此一例;一九六八年首批承接了西北大学下乡青年插队任务,由于管理得当,照料周全,享誉一方。各地青年争先报名首选樊家川村。至一九七七年,先后接收五批知识青年三百余人插队,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各方面的锻炼。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建起了白灰厂、运输队、缝纫组、修理厂、抽水站、医疗站等,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快的发展和提高。改革开放后,按照国家各时期五年规划,迅速转型,适应形势的发展,鼓励村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各种经济成分,养殖、种植、旅游业等迅猛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古徵大地上一张璀璨的乡村名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描写的北国突降大雪,白雪皑皑的景象,每年清明节前后,在樊家川村靓丽展现,这便是千亩梨园春暖花开的美丽景观。一年一度的梨花节,乡村旅游即拉开大幕,“雪花”朵朵,桃红柳绿,芳香沁鼻,游人如织,这时你来樊家川,亲临其境,真正能感受到百花争艳,群芳吐蕊,欣欣向荣的大美自然。“秀美樊家川,壮观龙首坝”十个大字将濡染你的心灵之地,给你带来无限欢乐。

如今的樊家川行政村,辖季家川、东塘村、西塘村、韦村、状头村五个自然村,在新的两委会班子带领下,正在脱贫致富、美丽乡村建设上阔步前进,以龙首坝景区、现代农业生态园为依托,开发乡村旅游业,美丽蓝图,逐步实现。以“龙首坝”注册商标的水晶梨、金寿杏、银寿杏、大棚油桃、高石脆瓜、樱桃、草莓等果蔬,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走出三秦大地,成为特色品牌。村部设有医疗室、冷库、果箱厂,为村民生活解除后顾之忧,为客商经营提供保障。“聚艺堂”自乐班、广场舞爱好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业余生活,乡间田园也有了都市人的生活。

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

2016年被陕西省旅游局确定为旅游示范村;

2017年被中宣部确定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

2018年荣获陕西省村级经济改革试点村20强;

2019年被国务院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品一村”示范村;

2019年被评为渭南市第二批优秀旅游示范单位;

2020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樊家川乡情满眼丽景,尽现独家特色;生态园果蔬八方佳客,常品四季新鲜。

祝愿我的故乡——樊家川村明天更美好!

原创 樊胜明 遇见澄城

2020年

编辑 罗鹏宾樊宾强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