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传统美食?南昌的年味

2014传统美食?南昌的年味

本稿件为《洪城里》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14传统美食?南昌的年味

找年味找的是仪式感

接连这几期《洪城里》都在洪城里找年味,豆泡、牛舌头以及后面还将出现的其他食物,有的已经快要消逝,有的如今还会出现在寻常人家的年夜饭菜单里,你的只能在饭店里才能吃到最好吃的。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像柴米油盐这样的店对传统的坚持和创新,就像这期的牛舌头,在街头快要消逝,可是他们仍然在提供这种“过气”的小吃,来满足大家对于怀旧的需求。

我们总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所以才去满大街找,越找就越在想,年味变淡是因为味蕾?嗅觉?还是心灵变得迟钝呢?在采访和视频录制过程中,亲身经历师傅们做这些年味的过程,才慢慢体会到,其实不是味蕾、嗅觉,也不是心情,而是如今的年,少了仪式感和参与的过程,以及这些随之而来的那种长长期待之后的满足。

这话好像有点拗口,7080后想想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应该都能明白。那时候不要说什么打扫屋子、贴春联这种基本的仪式了,再说那时候的打扫屋子和贴对联跟今天也不同,记得小时候家里还住平房,厨房里的东西是连橱柜碗筷带桌椅都要拿出来冲洗一遍的,院子里的厨房都紧挨着,就看到这几天水沟旁都是立着斜着的柜子,沐浴春阳,迎来新生。而对联也都是自己写,每间房子一副,老爸还得熬一盆浆糊,我和老哥就端着这盆浆糊,拿着凳子一早起来就得把五六副对联贴完。

除了劳动的仪式感,还有就是置办年货了,那时候很多年货是不会去买的,就别说瓜子花生这种最简单年货的炒制了,就是冻米糖、芝麻片这种相对复杂的小吃,都会自己做。特别是冻米糖,蒸糯米、晒米…...所有的工序最后变成一块块香脆甜冻米糖,需要经过岁月的各种淬炼,长久的等待尽头是年二十八左右在厨房的忙碌:熬糖、结块成型、切成薄片,老爸的手艺好,每次都能保证最后的出品秒杀一众邻居,在这些你小吃出锅前,厨房门口都要围着一群左右邻居的小孩,而我总是最骄傲的那个。

今天的这些东西,全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到,各种档次各种包装,平心而论,大部分起码不会比父亲做得难吃,我之所以觉得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那是因为父亲不再做,你也不再是那个在厨房灶台前苦苦等待的孩子了。

所以,当我看到师傅们用手捏出那些小吃的形状,然后放进滚烫的油锅,糯米粉团在油锅里翻滚最后成型、捞出,带着热气和香气,带着时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年味就是这样来的,劳动的仪式感,参与感以及等待之后的品尝的满足。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抵挡,找年味的目的也不是要拉住什么,我们总不能集体回到过去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今天的年味可以保留一些仪式感,比如一家大小彻底打扫房屋,比如贴春联,但也会多出一些别的活动,比如去看个大片,去郊外踏青。还有这些在记忆中的味道,我们也知道,有些味道的消逝是必然的,有些就算找到,也还得看市场接受,有人爱吃才能一直留存下去。

从小柴米豆泡受到追捧,到他们还在小范围店里坚持做牛舌头就能说明一个道理,对传统的创新也是可以征服今天的年轻人的,年的味道并不在于复刻,而在于变化,不同时代的年,应该有不同的年味,只要中国年还在,年味就永远不会散。

<满城寻找牛舌头>

2021,农历牛年。

红灯笼高挂,南昌的街头“年味”渐浓。各类牛相关的吉祥物时隔12年又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上一期洪城里的“赣菜有故事之找年味”我们关注的是豆泡,文章发出当天,朋友圈里一片晒吃豆泡的图片,好像一场豆泡大赛在没有硝烟没有冠军中开始。正如我们上期文章标题——《每个南昌人心中都有一个油豆泡》,自己的心头所好无疑就是冠军。承接上期,这一期的“找年味”我们将目光投向洪城里一种快要消逝的传统小吃——牛舌头。

牛舌头,又叫牛招财,是民间制作的一种传统面点,形似牛舌,酥香软绵,甜脆可口。然而在目前市面上几乎很难见到,对当下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他们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所以,我们只能满城寻找牛舌头,幸好不负大好春光,寻找的过程和结果都收获满满。

2014年3月22日,《江南都市报》新生活第6眼曾做过专题报道,提到了两种“猴死宁”的童年味道:马打滚、牛舌头。顺着这个报道,我们试图寻找南昌的传统小吃。

在十字街锦都皇冠酒店的旁边,我们找到了马打滚的摊位。一位老人站在小推车后,手里捏着糯米团,手法熟练地扔进一旁油炸锅。油锅沸腾几分钟后,老人便会将锅内炸好的糯米团子捞出,在豆粉里面滚上一圈。这种小吃叫做“马打滚”,南昌传统小吃之一。

万师傅马打滚摊子,锦都皇冠酒店附近

老人姓万,在皇冠酒店旁的十字街摆摊已经有15年。身体硬朗的他,每天下午1时到5时都会按时出摊,每次炸糯米团,万师傅一次放3至5个,确保来往的客人们可以吃到新鲜出炉的“马打滚”。

不少前来购买的市民表示:“好久没有吃到这个,只有小时候吃到过。”现炸的马打滚,一个手掌大小,2块钱一个,外皮软糯香甜,一口下去白色的糯米团辗转于舌尖。万师傅说:“南昌做马打滚只有我这一家。”而万师傅推车挂出的招牌正是当年《江南都市报》的报道。

万师傅马打滚的手艺来自于祖传,20世纪60年代,“马打滚”成为茶铺中知名点心,万师傅的爷爷自小在茶铺打工,做着白案的工作。据万师傅描述,“以前是有钱的少爷才会来茶铺里面点这个吃”。曾经风光一时的马打滚,如今已显凄凉。

马打滚马打滚

吴旭霞所撰写的《茶馆闲情·中国茶馆的演变与情趣》提到,南昌茶馆的“细点”可细分为四种:白糖糕、牛舌头、油香、马打滚。南昌茶馆的常客主要是出卖劳动力的下层百姓,所以“细点”都为果腹之用,名为“细点”,实为粗食。但其价廉物美,常常供不应求。

当我们询问关于牛舌头的寻处,万师傅给我们指出了下一个地点:“羊子巷十字路口不远,有个店专门卖南昌传统小吃,你们可以去那找找。”

跟着万师傅的指点,我们在羊子巷找到了这家专卖南昌传统小吃的门店:龚氏传统特色点心。门店不大,由龚氏夫妇一起经营,透明的柜子里面摆放着店内的招牌:油香、牛舌头、白糖糕、麻圆,统一售价2元一个。

龚氏传统特色点心(羊子巷总店)

两年前龚师傅落定于羊子巷。与店主攀谈的过程中,陆续有顾客购买。龚师傅说,“南昌卖牛舌头只有我们一家喽。”对于老南昌人而言,牛舌头更像是一份回忆,“我们小时候就是吃这个长大的,现在南昌都好难找到”。一名顾客告诉记者,每次路过这家店都会买上一个牛舌头。

牛舌头

龚氏夫妇虽然才开店2年,但是早在20多年前就从事餐饮,最早的店就开在万师傅的摊位隔壁。龚师傅记得,师父是万花楼员工,牛舌头、油香、白糖糕是老南昌人最爱的小吃,在上个世纪50年代,物资并不丰富,牛舌头这类小吃便成为大家心中最佳零食。

我们试图寻找这些传统美食走向衰落的原因,店主龚师傅告诉记者,“一是因为太辛苦了,做这个需要起早贪黑,清晨4点半就要到店里来,现在哪个年轻人吃得了苦!第二个是这个赚的是辛苦钱,小吃利润并不高。”早上4点半,夫妻二人便开始忙活,一直工作到傍晚6点,糕点卖完了就收工。

四样小吃,客人们会划分为两派,年纪大的更加偏好油香、牛舌头,而年轻人对麻圆、白糖糕则更加青睐。偶尔也有年轻人买走一块牛舌头,当记者询问“你知道这个吗”,对方则表示:没有吃过,这是第一次买。

牛舌头的胚会更加类似牛舌头,中间呈红色,外边挂着一圈白边,里面由红糖、糯米粉揉制而成,经过油炸之后的牛舌头就成形了,热乎的牛舌头Q弹有嚼劲。龚师傅说:“地道的牛舌头里面还有桂花的清香。”

在离龚师傅的门店500米不到的康王庙路,曾被发现一家叫做“余师傅传统手工特色小吃店”,待我们寻过去之后,却发现门头早已挂上房产中介的招牌。

另外一家名为“西湖小吃”的传统小吃店早已经换了地址,目前关店一个月有余,街坊邻居说:“这家店可能不会开了吧。”

我们尝试想要寻找更多“年味”,但好像不知去往何处。对大多数南昌人而言,牛舌头又意味着什么?

带着新鲜出炉的牛舌头,我们试着问问本地人的看法。年轻人基本上都说不清楚名字,但有的能够说出制作的原材料,一位35岁左右的女士第一眼就认出了这道小吃:“我小时候就吃过这个,叫牛舌头,但是现在基本很难看到。”

另一位女士表示:现在已经很少见过这类的食物了,不过在品尝之后,则表示牛舌头这种油炸的食物,对于讲究的现代人来说已经不太适合,并且这个太大了,不方便下口。

这边街头难寻,那边牛舌头早已悄悄登上了酒店的饭桌。在打造赣菜的风潮下,许久不见的牛舌头被更多赣菜师傅发现,并重新加入菜单。

柴米油盐湖滨东路店牛舌头

在柴米油盐湖滨店的饭桌上,我们重新寻见了牛舌头的身影。与传统的牛舌头又有些不同,摆盘后的牛舌头更为精致,蘸上浓稠的红糖浆汁,相得益彰。

在牛年即将到来之际,牛舌头会迎来它的春天吗?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