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路东北菜?兰州卧桥在哪里

蜀汉路东北菜?兰州卧桥在哪里

“阿干”一词,始见于史书为“阿干城”,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西夏在今兰州地区原有城外增筑之城,位于今七里河区阿干镇境内。后,宋军兵败西夏,收复兰州,于元丰六年(1083)在阿干城的基础上置“阿干堡”。

蜀汉路东北菜?兰州卧桥在哪里

北宋-秦凤路

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时,金占此地升为阿干县,属临洮路兰州。这里的“州”是金的一级行政建置。金的地方行政区划分路—府州—县三级。州,有节度、防御、刺史之分。按照金时兰州位置而言,其北接西夏,因分属防御之州。明时为阿干里,清、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阿干区,后设阿干镇。

北宋时期兰州的阿干堡与阿干水

从西夏时的“阿干城”到现在的七里河区的阿干镇,“阿干”一词已被传用了千年。

一说是此地因“傍山面水”的地貌特征而得名。这里的“山”为阿干南山,古时也称“沃干阪”;“水”,即阿干河。在《尔雅·释地》中“大陵曰阿”“干为水畔”。

另一说则与鲜卑族有关,在鲜卑语中称呼兄长及尊贵的男子为“阿干”。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燕北有东胡、山戎”。汉初时,被匈奴冒顿单于所击败,后四处逃散,其中一部分逃至大鲜卑山,遂以山名为部族名号,自称“鲜卑”。

鲜卑男子常服,莫高窟285窟

此后,鲜卑逐渐强大,成为自匈奴之后北方草原一支强大的游牧部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分裂为若干个部,其中慕容部、拓跋部、秃发部和乞伏部都在中原地区建立过政权。与兰州地区有关的鲜卑政权有,先后在勇士城(今榆中县境内)、金城(今兰州西固区西固城)建都的乞伏鲜卑,在广武(今永登境内)建都后迁于乐都、西平(今西宁)的秃发鲜卑。

位于兰州市近郊,由汉化程度极高的鲜卑乞伏氏建立西秦政权,开凿了炳灵寺石窟

此外,还有一支鲜卑,本属慕容氏,后徙至青海,以首领名字为族号自称为吐谷浑的慕容鲜卑。这一支鲜卑不仅形成了新的民族——吐谷浑,还建立了一个南通蜀汉、东北通关陇、西通西域,延续三百余年的强大游牧民族政权。

老一辈的兰州人都知道,金城有旧八景。“虹桥春涨”,便是其中的一景。这里的“虹桥”就是兰州卧桥。

金城旧八景之一虹桥春涨

相传兰州卧桥是唐代仿“河厉”之制所建。“河厉”,吐谷浑语,桥的意思。据《沙洲记》记载,“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所。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相镇压,两边俱来,相去三丈。并大材,巨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这里的“河”就应该是“阿干河”。在【乾隆】《甘肃通志•关梁一》中记载,西津桥,在州西二里,以木架空,俗名卧桥,跨阿干水。这里的西津桥即卧桥,因像两臂伸展而握因此又称为“握桥”。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说,“兰州卧桥是中国伸臂木桥梁的一个代表。”

兴隆山卧桥

曾经横跨在雷坛河上的兰州卧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经清代两次重建,于1952年被拆除。现位于榆中县兴隆山峡谷的兴隆山卧桥为兰州境内仅存的保存最好的古卧桥。该桥又称云龙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后屡毁屡建,现存的建筑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修之物。

金城关卧桥

在近20年的城市建设中,兰州市已在兰州水车博览园、金城关、五泉山公园等多处重建了多座卧桥。这些桥梁均是仿旧时兰州卧桥的形制所建。

参考文献:

【乾隆】《甘肃通志》

《兰州市志·建置区划志》

《中国民族史》 吕思勉著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

《兰州历史文化·民族移民》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