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图说:河西走廊的美景下,也蕴藏着凶险】

公元六百二十七年,28岁的玄奘法师终于逃离了“被软禁”多时的长安城。此时,距大唐立国才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统治大唐才一年,还远不是日后的盛世气象。

北边的边疆,游牧的突厥人重新崛起,铁骑经常南下,正对新生的帝国虎视眈眈。为了准备与突厥人的战争,大唐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大唐的百姓外出。梦想着去往佛教发源地寻求佛法真谛的玄奘法师,也因此受到牵连,他和其他僧人联名上书,请求西行,遭到断然拒绝。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场灾难却让他如愿以偿——由于这一年的霜灾,长安城笼罩在了饥荒之中。为了活命,官方允许长安的百姓外出逃生。

“在扶老携幼的百姓中间,行走着一个僧人。”纪录片《玄奘之路》曾试图还原玄奘当时离开长安城的经过。孤身一人的他,在逃难大军中并不起眼,但也许是最特殊的一个。和这些百姓相似,他们离开长安都是为了寻找食粮,只不过玄奘找的是精神食粮。相比而言,他的目的地更远,路途更飘渺莫测。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图说:《玄奘之路》纪录片】

一切都不是《西游记》给我们带来的印象。在这本有着神通广大的猴子所保护的取经故事中,唐僧是一个啰里啰唆、很没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小白脸,因为受唐王李世民所托,去往西天拜佛求经。为了给唐僧吃个定心丸,李世民甚至表示愿与他结拜兄弟——所有的一切,都让唐僧拜佛求经的初衷变得面目可疑。如果说,真实的玄奘去往西天,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西游记》中的西行,更像是李世民的一手推动。

随着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 《玄奘之路》一开篇就感叹,“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在真实的玄奘,和艺术的唐僧之间,也许也有比较一致的地方,那就是他们所面对的整个西行,都充满着无数的苦难,《西游记》把它艺术化为“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面临着各种妖魔鬼怪的侵扰,玄奘也同样如此。在今天的甘肃瓜州和新疆哈密之间的莫贺延碛,“妖魔鬼怪绕人前后奇形怪状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长八百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空旷的”大漠,以凶险著称,应是《西游记》中流沙河的原型。这里没有吃人的沙僧,但独自一人行走在空旷无人只有沙砾的大漠戈壁,多半会产生幻觉。

事实上,玄奘甚至差一点都没机会踏入这片大漠,接受这种妖魔鬼怪的考验。他从长安逃离之后,一路向西,风餐露宿一个月之后,抵达凉州,也就是今天甘肃的武威市。

和长安一样,这个更靠近战争前沿的小城,也戒备森严,而且没有逃难的人群,玄奘连混出去的机会都没有,甚至在逗留期间,被密探告发,差点被勒令遣返。最后在当地佛教的掩护下,冒险逃离。

这种像偷渡一样的行径,一直伴随着玄奘到达瓜州。在他于塔尔寺收的第一个徒弟石磐陀帮助下,他绕开了玉门关,渡过了葫芦河(即今疏勒河的支流),然后又孤身一人穿过了大唐边境的五座烽火台,进入了莫贺延碛,才算彻底地摆脱了官方的追捕,但正如前文所说,更严峻的自然环境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要命的是,骑着从胡人手里换来的枣红马,玄奘在大漠中行走了一百多里地之后,因为一场不期而至的狂风,毫无例外地迷了路。慌乱之中,他又打翻了随身带的皮囊,救命之水荡然无存。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图说:《玄奘之路》纪录片镜头】

曾经有那么一刻,玄奘想要退缩,甚至走向了回头路,然而,“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的誓言,再次让他坚定了信心,又一次转过身去。

根据史料,玄奘至少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缺水让他甚至陷入了半昏迷,直至昏迷,但好在某天夜半,“忽有凉风吹来如冷水沐浴眼睛又能够睁开。”

最终,他等到了奇迹——在硬撑着向西而行之后,同样精疲力竭的枣红马突然发现了水源。这个叫星星峡的地方,正是通往新疆的门户。

闯过莫贺延碛这块死亡之地,广大的西域出现在了玄奘的面前。只是,接下来的行程,依旧没有轻松可言。强盗出没的焉耆、强行挽留的高昌、雪峰与天空相连的雪山,信奉拜火教的西突厥,以及发生人伦惨剧的活国……无不考验着玄奘的志向。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图说:玄奘西行路线图】

他在高昌收留的四个徒弟,两个冻死在雪山,两个在撒马尔罕被当成了异教徒而遭受围攻,差点丢失性命!但玄奘选择的,是毫无它念的一往无前。

今天,当我们重新复盘他的行动轨迹,你就会发现,玄奘之所以能成功取得真经,得益于他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得益于一经一神一人。经是《般若心经》,神是观音菩萨,“遇到”妖魔鬼怪或遭遇苦难时,他就默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

而人,则是张骞。玄奘所选择的西行路线,正是通过河西走廊以及张骞凿空西域而形成的丝绸之路,进而到达心目中的圣地。

某种意义上,玄奘需要感谢张骞,正是他凿空西域,让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了中国,并在数百年之后,改变并塑造了玄奘的人生。

同样,得益于玄奘坚贞不屈的意志,和不懈的脚步,张骞所凿穿的西域,又一次成为了这个初兴的帝国所密切关注的重心。

与此同时,河西走廊这条绵延在黄河以西的窄长通道,在被风沙吹拂、战火掩映多年之后,又一次作为商旅绵延、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国际通道,而重新回到了世人的视野。

河西走廊,形如其名,窄长有如花园走廊,横贯在西北边陲,东西长约1100公里,南北最窄处只有数公里。因为位于黄河之西,所以称之为河西走廊。

走廊的两侧,是高山。南祁连,北则有合黎、龙首等诸山脉。它的存在,隔开了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也为中原王朝留出了一个难得的向西孔道。

从西宁飞敦煌,没多久,白雪皑皑的祁连雪山就出现在机翼的下方。这个位于青海东北部与甘肃西部边境、共有冰川3306条的山脉,为青藏高原隆起之后切断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而常年干旱的河西走廊,提供了难得的滋养,也让这片充满着大漠、戈壁,以及丹霞地貌的地方,成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汇聚地。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图说:河西走廊大致地形】

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孔道都被强悍的游牧文明所占据。先是大月氏【dà ròu zhī 】,接着是发祥于今天的内蒙古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的匈奴,它一批批地从蒙古高原冲了出去,并趁着中原混乱之际,驱逐东胡、月氏等邻族,一统大漠。

也正因为占据了河西走廊,匈奴和青藏高原的西羌一度联手,分别从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与漠北,对中原形成西、北夹击态势。

秦始皇之所以修建了至今犹在的万里长城,主要是为了防范匈奴人的入侵。但他的长城,西起甘肃临洮,还没越过黄河抵达河西走廊。

刘邦在与项羽的角逐中,成了最终的胜利者,但他还是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成了受害者——在大同平城的白登山,由于轻敌冒进,刘邦被围7天7夜,差点成阶下之囚。

屈辱的和亲政策,和大量的物资补给,为汉朝换来了休养生息。经过文景之治,一切都发生了彻底的扭转。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这是一位少年天子,但他不像其他人那样稚嫩,而是有着和年轻人相仿的雄心壮志。在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在做着积极扩张的准备。

为了对抗匈奴,他一开始想到的是联手被逼西迁的月氏,意图东西夹击。但是,月氏西迁到何地,无人知晓,需要派人寻找,但寻找月氏,又必须穿越匈奴人控制的河西走廊,说不准还没看到月氏的影子,使者就落入匈奴之手。

凶险比玄奘西游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士。支撑玄奘的是信念。支撑张骞的则是建功立业的渴望。毫无悬念的是,出行没多久,他和使团便成了匈奴人的俘虏。

在另一部荡气回肠的纪录大片《河西走廊》中,张骞被俘之后,被押送到匈奴王庭,即今天的呼和浩特附近去见当时的匈奴王——军臣单于。尽管对张骞出行的目的,单于很不高兴,但让人意外的是,他居然没杀掉张骞,相反一直扣留到9年之后,直到张骞从匈奴逃离。甚至,在这9年内,张骞还娶了位匈奴的妻子。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图说:《河西走廊》中的张骞】

重获自由的感觉,无疑很美好,但张骞没有过多地享受这种自由,因为他还要完成自己未尽的责任。和玄奘一样,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行的旅程。最终,在横穿大漠,翻越帕米尔高原之后,在今天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他找到了已经西逃很远的大月氏。

尽管此时的大月氏已对联合作战兴趣寥寥,但是张骞的这次漫长的出使还是成功的——他有着对匈奴超乎常人的了解,加上长时间的走访,让他搜集了西域诸国诸多情报,“张骞13年起伏跌宕的出使经历,对于汉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地理大发现。” 《河西走廊》解说到,“张骞的所见所闻让地处亚洲东部的汉帝国视野大开,他们的目光已经可以越过巍峨的崇山峻岭,穿过河西走廊,看到了西域、中亚、南亚,一直到罗马帝国。”

当然,汉武帝最迫不及待要做的,就是打通河西走廊这条通往西域的必经通道。这不仅能斩断匈奴右翼,更重要的是,打通中原联通西域乃至西方世界的血管。

正是手握着张骞所提供的河西走廊地图,19岁的冠军侯霍去病站在走廊东端的乌鞘岭,面对漫天大雪,壮志凌云。

此后,他连续发动了两次对匈作战,充分发挥其不拘古法、用兵灵活,善长途奔袭和大迂回、大穿插的特点,打得匈奴哭爹喊娘,并全线打通河西走廊。日后,他又宜将剩勇追穷寇,联手卫青发动漠北大战,“全歼匈奴主力之后,一路冲到被匈奴人视为圣地的狼居胥山,并率大军进行了祭天仪式。” “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多年后,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不经意间,这个年轻将军所创造的“封狼居胥”,成了历史上诸多武将豪客毕生的最高追求。但天妒英才,23岁他便因病去世。

然而,他的锐气、他的冒险,却让河西走廊被纳入到了帝国的版图。武帝在此首设武威、酒泉两郡。公元前111年,又分置张掖、敦煌郡。此外,又“据两关”,即阳关和玉门关(此关随着自然环境变迁以及战略布局改变,曾有多处遗址)。

在今天的甘肃地图上,由东至西分别为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一线排开,而阳关与玉门关与敦煌则成犄角之势。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又分天下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河西四郡归属凉州刺史部,治所武威。

四郡之名,除了酒泉,是源于其“城下有泉”、“其水若酒”,其它的无不彰显当时的国家自豪和志向——武威,武功军威;张掖,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腋;而敦煌,则是盛大辉煌之意。这种自豪穿越历史,直到今天,还依旧在这条走廊上回响。

不得不说,正是河西走廊的打通,带来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丝绸之路因此开启。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代表国家出使西域,携带帝国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和牛羊币帛等财物,浩浩荡荡地向西进发。这一次,他和使团不再担心匈奴轻骑的威胁和骚扰。

与此同时,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四大发明由此走向了世界,而西域的汗血宝马、葡萄、核桃、石榴、无花果、大蒜、葱乃至黄瓜,源源不断地被西域商人输入中原。包括影响玄奘至深的佛教。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图说:《丝绸之路》,谢振瓯】

多年后,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边塞这种紧张的对峙的表象下,交流依旧无处不在。出现在诗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无不都是来自西域。

“毫无疑问,张骞的第二次出使,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奠定了中原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某种意义上,河西走廊的打通,让古老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对外开放”。中西文明通过河西走廊这一门户开始融会贯通。

更重要的是,它让中原帝国的声威远播西域内外,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帝国肌体的成长。今日中国主体民族为汉族,是和当年的强汉息息相关。

在汉之外,让中国人念念不忘的大唐,同样也得益于河西走廊在手,以及玄奘之后对西域的经营。

一开始偷渡出境的玄奘,在回国之后受到了李世民的隆重欢迎。

除了弘扬佛法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借助玄奘在西域的名望及见闻,帮助他建立大唐在西域的根基。

在载誉回到京都长安之前,羽翼已丰的唐帝国,开始向西拓展。贞观六年(630 年)打垮北突厥,建置西伊州(今新疆哈密);贞观十四年(公元640 年)平定高昌,建置西州(今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贞观十八年(公元644 年)占领了焉耆……接下来,李世民打算要做的事情,就是征服龟兹(今新疆库车)。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同样情报工作也缺失不可。尽管有张骞等人在前“探路”,但时隔如此之久,西域早就面目全非,需要全新的情报。

在召见玄奘时,李世民提到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唐僧将西行见闻写成著作。这也就有了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整理的《大唐西域记》。

让人惊讶又无比佩服的是,这本《大唐西域记》对西域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生活方式、建筑、婚姻、丧葬、宗教信仰、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都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记载。玄奘可谓“有心”。

此后的大唐,对西域的经营得心应手,在西域相继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及北庭都护府。有文便发现,“如果对照玄奘西行路线就可以发现,基本上玄奘走到哪里,安西都护府就管到哪里。当然,由于中间隔着一个独立的位于青藏高原之上的吐蕃,实在是鞭长莫及,唐朝的势力触角没有延伸到印度。”

这显然成了盛唐应有的气象。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图说:全盛期的唐朝地图】

某种意义上,得益于河西走廊的存在和掌握,让唐朝有机会向外输出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相反,它之所以由盛转衰,除了安史之乱动摇了其执政基础,还在于吐蕃“乘虚取河西、陇右”,掐断了河西走廊,断绝了西域的外援。

同样,北宋之所以名声不如汉唐,也跟西夏崛起控制了河西走廊有关,这导致宋朝西北边防压力剧增,而丝绸之路更是不畅,最终阳关废弃,而玉门关同样也自此时从史籍上销声匿迹,就连这个大宋,最终失去了蜗居中原的资格。

自朱元璋起,明清便相继修缮嘉峪关,正是吸取前人成败的教训——这个隶属于酒泉,由于位居河西走廊的咽喉部位,成了帝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经营重心。因了这个嘉峪关,今天甘肃河西,遂又多了一个嘉峪关市。

不过,也就在明帝国进入中期,外界的形势也在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随着奥斯曼帝国崛起,并于1453年5月攻入大名鼎鼎的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历经12朝、93帝,并引发文艺复兴的东罗马帝国正式宣告灭亡,同时欧亚重要商路之一——“东地中海-小亚细亚-叙利亚-两河流域-中亚-东方”商路被完全控制在奥斯曼帝国之手。

从此,东方运抵欧洲的商品,不仅数量少,而且价格贵。某种意义上,这也成了麦哲伦、哥伦布航海大发现的客观原因。海上势力增长的它们,希望通过海洋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路径。

事实上,在麦哲伦、哥伦布之前,也有勇敢的中国人,早早地环“游”世界——1405年,三宝太监郑和为明成祖朱棣委派,开始一下西洋,到1433年,七下西洋。尽管下西洋的主观原因有些众说纷纭,但郑和的作为,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同时让我们这个农耕文明的国度,进一步发现并拥抱了海洋文明。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图说:郑和下西洋成就壮举,也让中国进一步拥抱海洋】

得承认,海洋的崛起,让河西走廊变得不像以往那么重要,甚至,随着坚船利炮自海而来,“海防”还一度压倒“疆防”。但是,沙俄对中国西北领土的虎视眈眈,还是让河西走廊的地缘价值再次被重视。

经由河西走廊,晚清的封疆大吏左宗棠曾抬棺西征,击败为沙俄及英所暗中支持的“中亚屠夫”阿古柏势力,平定新疆,维护了中国领土的统一。

这大概是河西走廊在历史舞台上距今最近的亮眼时刻。它再一次告诉世人,无论中国人通过什么方式“睁眼看世界”,它仍然是这个国度数千年来最重要的地理大发现。

今天的中国,依旧需要河西走廊,因为“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更重要的是,中国重构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新形势、新时代的背景下重提“一带一路”,同样需要河西走廊。这个曾是中西文明交汇的地方,在今天依旧是友好的门户。

越来越多的人奔走于这条1100公里的窄长地带。他们或是为了未来而来,或是为了与历史重逢。他们在这里感受异域风情,感受金戈铁马、文韬武略,以及家国情怀。

当一切喧嚣随风走远,也许还有像张骞、玄奘这样孤独而又坚定的身影,带着你一路向前,感受那冒险、开拓,以及无所畏惧的信念。

————————————————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唐僧取经经过地形区)

采写 | 王千马(中国企业研究者,中国商业地理写作第一人。出版有小说《媒体这个圈》、《无所适从的荷尔蒙》,主编有《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不焦虑的青春》,近年来相继推出《重新发现上海1843-1949》、《海派再起》、《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玩美:红星美凯龙30年独家商业智慧》、《紫菜爸爸》以及《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大国出行:汽车里的城市战争》等作品。)

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 大腰精

制作 | 粉红女佩奇

————————————————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